銀行理財屬于穩健型理財,資金大多投向債券、存款上面,也有少部分投向非標資產,還是比較安全的。但是現在很多人都覺得銀行理財不安全,發生過很多虧損的案例,但實際上都誤解銀行理財了,虧損的都不是銀行理財,而是其它理財產品。
下面我們來說說,銀行理財的各類風險。
第一關:買到的不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。
并不是說,在銀行買到的理財產品就是銀行理財,因為銀行賣的理財產品,既包括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,又包括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。
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就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銀行理財,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包括基金、保險、信托等,其中很多虧損的都是基金。
保險理財虧損的概率很小,尤其是現在的年金險,不會虧損,但是期限太長,不能提前支取,把投資者的錢套進去很多年贖不回來。信托的門檻100萬元起,普通老百姓買不起。
如何確保買到的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?第一是查看產品合同,看發行方是否是銀行,第二可以去中國理財網查看,能否查到這款理財產品。
第二關:買到的是高風險理財產品
銀行理財分為5個風險等級,1級是保本的,2-5級是非保本的。
在非保本中,2級是穩健型,屬于中低風險,沒發生過虧損的案例;3級是平衡型,中等風險,風險可控;4級是進取型,5級是激進型,這兩類理財產品風險就很大了,不過這兩類理財產品的比例很少,而且一般只面向銀行的高端客戶,比如私銀客戶、高凈值客戶。
普通老百姓能接觸到的是1-3級的理財產品,本金風險很低。
這里需要注意一下“結構性理財”,收益率是一個區間,比如1%-10%,至于能達到什么收益率是不確定的。結構性理財其實主要是收益風險大,本金風險不大。
以后銀行理財要向凈值化轉型,產品的收益率都是浮動的,這種情況下,投資者要根據產品的風險等級購買,1-2級還是很安穩的,虧損概率極低,持有時間越長,虧損的概率越低。